这次采访聊了一个小时,惊讶于面前的大男孩儿跟想象中不太一样。衬衣牛仔裤,一副斯文的眼镜,怎么看都应该是斯文内敛不善言谈的人,但继续聊下去后又觉得,哎,他就该是这么健谈的小伙子。“真”无疑是对林兵最好的注释。
“林兵,双木林 当兵的兵。”一边放下背包和手提袋,林兵一边跟记者说。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大学主办的第四届计算机辅助翻译和技术传播大赛决赛中,林兵在海内外进入复赛的40名选手中获得优秀奖——四十名选手中唯一的三本院校生。在接下来的一年计划中,林兵打算参加APEC青年选拔和英语世界杯。“比你更优秀的人都那么努力,你凭什么不努力。”
谈起这次比赛,林表示自己抓住了机遇,四月在计算机辅助翻译微信公众号的推送中他看到了这个消息,当时离专四考试只有一周时间,林当时还在武汉一家公司实习。从接到消息到比赛的这段时间让他认识到了人的潜力是无限的,“都快忙炸了,但是最后拼一把,你会发现自己还是能完成。”这是后来林写的这一周的记事:
“reflection”
回顾这些天忙了什么 感觉自己要成陀螺了 moving moving moving 转个不停
从4月8忙到4月12日,在不断修改中他终于提交了北大计算机辅助翻译初赛作品 。
4月17决赛名单揭晓,接受培训。
4月18专四考试,忙了一天的在线培训。学会了Oxygen editor,frame maker导出CHM、PDF文件。
4月20日,晚八点,翻译与信息技术大赛线上开会。晚上11点回学校,还要负责发三个微信公众号的推送,一直忙到1点才完。
4月21日,早上晨读带读,下午做简历,准备口语比赛演讲稿。晚九点线上技术会议,晚上做完简历,做微学英语的文案,空间文案,填太湖迷笛音乐节志愿者申请表。
4月22日,早晨读,预备自传和报告,做简历,准备口语大赛,微学英语文案翻译,翻译与技术大赛决赛作品。
4月25日,决赛作品,英文简历,晚上城市大使开会。
4月26日,极地风暴一整天,准备初赛,决赛,微学英语。
虽然每天忙到晕,累到爆,但是很充实,到了2点睡,早上七点起来。也知道其实人的潜力不只你想的那么一点。加油,为了未来满意的自己。”
四月二十六号至五月六号,林在武汉举办的青年创业峰会上担任志愿者场控,同时还要和团队一起准备大赛作品,同时还有实习公司的工作要做。五月八号到达北京,上午11时到晚11时跟团队一起准备第二天的答辩决赛,晚12时回到酒店继续完成实习公司的工作,九号上午7时准备答辩到中午12时,九号下午2点决赛。“你去问任何一个人,大多数人都知道‘你自己要的生活只有你自己能给’这个道理,但是真正能够动身去做的人没有几个,你的人生需要你自己去奋斗,心甘情愿的感受‘累’。”
谈起这次比赛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林兵坦言学习到了什么经验不是最大的收获,最大的收获是感受到了北京和北大的气息,“开放性”是林兵一直重复的一个词,作为文科生,说起北大无怀有别样的情怀的。林兵一直在发现事物的优点并加以学习,北大开放的学习氛围无疑是最让他着迷的一点,“任何地方,有人的地方就有桌子,就能学习,所有人都可以在这里学到东西。”这种开放性和包容性正是每所大学该拥有的。
大一大二的时候,林兵依旧过着普通大学生的生活,参加学生会网络部和院记者团、上课、看电影、勤工俭学。“我人生的大转折应该是大三这年,高考还好,真正发生质的改变是大三,开始接触到很优秀的朋友,他们的能力和思想都会让我学到很多。很多时候都是他们带着我,我们和优秀的人差距是什么?就是我大三才懂得道理人家大一就懂了,这就是要学习的地方。好像突然接触到了全新的世界,他发现世界不是只有学习看电影,生活可以完全换一种方式过的非常精彩。林兵开始通过义工和学习接触更多的正能量,通过骑行打工旅行接触更为广阔的世界。“尝试着去接触正能量的东西,如果长时间不去接触,没有正能量的输入,那你就是在消耗自己体内的能量。为自己的人生做尝试,做探寻,找到更优秀的自己。”
现在,林兵已经在好几家公司实习,参加漠河义工旅行。人生会因为你下定决心并且动身去做而发生改变,不用担心结果如何,在你努力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你学到的东西,就是你获得的财富。
“大三那年,我突然意识到,我也是有梦的,我也要去追。”从此,你的人生开始改变。

